“笔者纯属从内容干货角度传播真实的曼松贡茶,请勿对号入坐!”
一、曼松贡茶的历史
曼松贡茶茶区录属于古六大茶山倚邦象明乡内,倚邦本地茶叶以曼松茶味最好,有"吃曼松,看倚邦"之说。
古代皇帝指定五大茶山中的曼松茶叶为贡茶,其他寨茶叶概不要。
曼松茶叶质厚味美,其味甘香可口,饮后神志清醒;曼松贡茶区因茶叶品质内涵丰富,加之产量"年解贡茶100担"而得名。
明清时期一度成为宫廷贡茶,受到皇帝的恩宠,贡茶的美名一直流传至今,让后人仰视膜拜,求得一泡正宗的曼松贡茶为喝茶“最高境界”!
二、曼松贡茶真实情况
曼松贡茶目前主要产区以王子山为主,主要产量也是来于此地,背阴山(曼松老寨)的产量少之甚少;
但市场的曼松贡茶总是比产区要多上几十倍,这又是何种原因呢?
笔者曾于2011年、2012年在曼松贡茶区做过深度的摸底,了解到真实情况是这样的:
大掌柜曼松贡茶产区行实拍
王子山到现在曼松居住的寨子,开车加上步行约两个小时才能到达,茶园的整体情况基本上是老根新枝型古茶树,连片面积约5亩茶地,还有一些零散的茶地分布在一些不集中的区域。
曼松古树枝
这些古茶树基本都是被烧过的发出来的新枝,普遍树径不大,约一个玻璃杯大小,但树根基本都是200-300左右的。这一部分笔者认为是纯正血统的曼松贡茶。
背阴山,(统称曼松老寨)关于背阴山的说法不一,背阴山分两个部分:
一是从曼松寨子出发单程约4个小时才能到达。这里茶树比较,直径也比较大,但仅有10多棵,茶叶条索也不太像小叶种,属于中小叶种茶,但滋味丰富,汤体饱满厚实。
二是从易武出发往江城的方向,接近老曼腊的地方进去,这个寨子是一个傣族的寨子,当然也有一些老香塘族村民;
曼松贡茶茶山行实拍(大掌柜同伴)
从这个方向进入背阴山也有一些较为大的古茶对,树杆是高条型,叶型属于小叶种,滋味与曼松贡茶大同小异,但这边上去种的小树茶也多。
笔者认为,在以上两个区域生长的原树种的茶可以统称为曼松贡茶,有贡茶的基因存在,更不负曼松贡茶的美名。
三、曼松茶不能代表曼松贡茶
由于曼松贡茶供给量少,需求量旺盛,当地为了发展地方特色农作物,开始在曼松行政区域内引种了一些茶,但这些茶种子不是来源于曼松当地贡茶的,而是外地引进种植的。(而且种植面积还不小,逐年在增长)
从植物生长传播角度上讲,这些茶从基因上不具备贡茶的血统,而是生长在曼松这个区域上的茶,所以像这样后期引进种植的茶,只能称为“曼松茶”。
“曼松贡茶”是指原产地、原茶种、原树种(包括后期种子种植的)的茶,主要区域是王子山及背阴山局部原始森林里的茶园,这些茶园的茶才是明清时期贡茶核心产地。
现在市场上,把曼松行政区域内种植的茶和原有古茶园的茶统称为“曼松贡茶”,笔者认为这是非常不地道的,更不尊重历史!
把两种不同产品混淆为一体,这无非是想通过浑水摸鱼获取暴利的无良行径!
四、曼松贡茶价值被滥用
曼松是一个行政区域的地名,并非是一种茶的统称。
曼松的美名来源于明清时期的贡茶,由此这个地名被当作一个茶种在传播,世间自然的传播其实是对历史与文化沉淀的信仰。
而当下对“曼松贡茶”的传播犹如“杀鸡取卵”,把一个用时间验证来的无形资产一次又一次的贱卖!
曼松贡茶是一个社会文化资产,是先辈留下的宝贵财富,理应为后人所敬仰,传承,保护!
而不是现如今用来吆喝,张罗生意的道具,我们不能为了财富而忘记文化的内在!
茶的价值不在于树叶子,而是在于内在文化的沉淀;吆喝的了一时,但吆喝不了一世。
“曼松贡茶”是历史给的,“曼松茶”是后造的,两者不能相提并论,更不可以让贡茶背锅忽悠用户。
来源:乾亨德